教学设计方案

时间:2024-07-07 12:51:56
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6篇

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6篇

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,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,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、步骤和安排等。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
教学设计方案 篇1

【教材分析】

本课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,全文共有5个小节。第一节提出问题:植物妈妈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;第二、三、四节分别讲蒲公英、苍耳、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;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学到许多知识。诗歌语言生动形象,简洁明快,富有节奏感,读起来朗朗上口,令人更感亲切、有趣。

【设计理念】

以读为本,熟读成诵,读中理解,读中感悟。通过反复诵读感悟,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,激发观察、探索的兴趣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会认读12个生词,借助拼音读准音。

2、正确、流利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
3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蒲公英、苍耳、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,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,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识字认读词语,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、苍耳、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。

【教学准备】

图片,多媒体课件等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情景导入,诱发兴趣

1、观看有关植物的影片,教师声情并茂地作介绍,把学生带到植物的世界中去。

2、谈话:

你看到了什么?孩子长大了,就要离丌妈妈,四海为家。牛马有脚,鸟有翅膀,植物要施行靠的啥办法?是呀,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,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?出示课题,齐读。

3、读了课题,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?
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
1、自由读文,边读边画出生字词,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。

2、同桌互读课文,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。

3、小组合作学习,交流识字的方法。

4、检查认读字词:

⑴ 个别读,师问:

你认识了哪些字?怎样记住?

⑵ 请小老师带读,师问:

你教同学学会了哪些字?

⑶ 师随意点击学生个别读词语。

⑷ 开火车读词语。

⑸ 去掉拼音读。

5、再自由读课文,要读准字音,读通顺、流利,喜欢的段多读几遍。

6、分个人读全文,谁喜欢第一节?谁喜欢第二节……每人读一节。(评读)

7、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?他们各自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?

⑴ 师范读(配音乐),学生边听边画出末。

⑵ 汇报学习情况。

三、赏读课文,入情悟趣

1、自荐读第一节(评读):

⑴ 谁能用一个词来换掉“啥办法”中的“啥”字?

⑵ 指导朗读第一小节。

2、导学二、三、四节中其中一节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学哪一节。

⑴ 过渡:

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,为什么?和同桌说说,抽说时相机追问:

① “降落伞”是什么样的?(课件出示插图),这降落伞多美呀!有了它,蒲公英妈妈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。(板书:风吹)只要风轻轻一吹,孩子们就能乘着风纷纷出发。(课件演示这一动作)怎样理解“纷纷”呢?

(再看课件,“降落伞”一个接一个出发的情景。)

过渡:蒲公英的孩子多快乐呀!你们美美地把这一节读出来,有没有信心?

② 自由练读。

(入情入景,读中感悟。)

③ 指导朗读。

④ 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?再看看画面,然后夸一夸她,再随意地加上动作、表情站起来读。

⑵ 合作学习其余两节:

① 分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小节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3节,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4节。(出示学习方法)

方法:

A、读一读课文;

B、说一说办法;

C、演一演情景;

D、夸一夸妈妈。

在四种方法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。

② 全班交流,师生共同质疑:

“铠甲”是什么?(课件出示铠甲,边解释),那课文中“带刺的铠甲”指的是什么?把课前采集到的苍耳种子实物让学生摸一摸,体会苍耳布满刺的外壳。问:妈妈为什么要给孩子穿上它?(这样就容易挂住动物的皮毛。板书:动物皮毛带 。)(课件演示这一动作)。这个办法可有趣了!你认为怎样读更有趣就怎样读:

A、自由练读;

B、抽读、择读;

C、分小组比赛读。

豌豆妈妈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?豌豆宝宝离丌妈妈时心情怎么样?(课件演示豌豆宝宝离丌妈妈的动作)看后回答(板书:太阳晒。)你们能通过朗读体会他们的活泼和快乐吗?

A、抽读、评读;

B、即兴创作动作自由读;

C、全班加上动作、表情朗读夸夸豌豆妈妈。

⑶ 小结:

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吹,苍耳妈妈靠动物的皮毛带,豌豆妈妈靠太阳晒传播种子。

四、深化内容,拓展延伸

1、植物传播种子只有这三种办法吗?你还知道多少?怎样才能知道?

⑴ 全班齐读第五小节;

⑵ 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,应该怎样读好;

⑶ 诚读;

⑷ 抽读,评读。

2、植物妈妈还有哪些办法?让我们一起去野外观察吧!

(一边看一边唱,课件显示美丽的草原、田野、树林等等。)

⑴ 你发现了什么?

⑵ 像课文那样夸一夸这些植物妈妈。

⑶ 为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编儿歌。

五、背诵课文,积累语言

过渡:

植物妈妈的办法真有趣呀!它们的智慧可真了不起!让我们再用背诵的方式夸一夸她们吧!

1、学生反复朗读。

2、比赛背诵。

六、布置作业,积累知识

查看课外资料,把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在采集本上。

【板书】

蒲公英(图) 风吹

苍耳(图)──靠 动物的皮毛带

豌豆(图) 太阳晒

【点评】

1、王老师根掘新课标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理念设计教例,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。学生在读中感悟,培养学生自学能力。王老师针对课文结构特点,在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完第二自然段之后,给学生学习后面的三、四自然段留下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度,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,质疑问难,增强 ……此处隐藏3150个字……一体了。)

(4)拓展理解“烟花三月”。“烟花三月”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,还有扬州,乃至整个长江两岸都是春意浓浓、一派千里鸟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。当时乃盛唐时期,整个时代也如“烟花三月”般美好,更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。

(5)指导朗读前两句。自由读、指读、评读、想象画面读等。

(6)小结:名楼美景遥相送,诗情画意在其中。

3.品析“碧空尽”“唯”等词语。

(1)品析第三句,各抒己见谈谈对“碧空尽”的理解。

(2)抓住“远影”,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,对友人的情感之深。

(3)带着自己的体会试读第三、四句。

(4)指名读,师生评读,学生再读。

(5)师激情引读。

(6)从最后一句中,换词理解品析“唯”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挚友的一片深情,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。体味作者伫立江边时间之长,帆影“尽”而情“不尽”,“过尽千帆皆不是,一心只送孟浩然”的深情。

(7)指导朗读后两句。及时板书:情深意长。

四、赏读全诗,背诵全诗

1。自由组合练习读。

2.展示个性指名读。

3.师生互动背诵读。(自由组合读,让学生自读自悟,读中悟情;教师引读,点拨学生如何读,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意;展示个性读,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。)

五、学习第二首诗

1.讨论交流学习第一首诗的成功经验:解诗题,明背景;品词句,悟诗境;作对比,感诗情等。

2.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。

3.各组汇报交流。

4.生生互动、师生互动。了解安西、阳关等诗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关知识;了解由于交通不便,从偏远的安西到阳关的送别这其中的艰难;各抒己见体味“更进一杯酒”的深刻内涵。

5.比较两首诗的异同,诵读悟情。

6.交流这两首送别诗共同的地方,试着思考其规律性。

六、总体回顾,归纳升华

1.学生交流本节课感受。

2.教师归纳总结:人分千里外,情在送别中!一样的深情,别样的故事。下节课让我们继续领略古代诗人的送别深情。

3.布置作业。

第二课时

一、复习巩固,导入新课

二、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(略)

三、小组合作,读诗悟情

引导学生自主体会送别诗的异同,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,品味“人间最美是真情”这一真谛。

四、诵读交流,畅谈感受(略)

五、迁移学法,进行练笔

1.人间最美是真情,同学们,我们也曾有过与亲人、朋友分别的难舍时刻,你有怎样的感受呢?能否用抒情的话甚至是诗的语言写一写?

2.练笔。

3.交流。

六、拓展思路,布置作业

1.除了送别诗,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?(如思乡诗、边塞诗、咏春诗等等。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要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,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。)

2.布置自选作业。

(1)搜集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的其他诗作,朗读、欣赏、摘抄。

(2)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。

(3)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。

(4)搜集某一类诗歌如边塞诗,比较、赏读、摘抄或写体会。

教学设计方案 篇5

教学目标 :掌握常用文言词语,理解课文大意。

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。

理解作品意境,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。

重点难点:掌握常用文言词语,理解课文大意。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。

课时安排:一课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: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,但他活得十分快乐,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《记承天寺夜游》,看看东坡快乐人生的真谛。

二、初读课文,疏通文意

1、学生自读2分钟,注意读准字音,读准节奏,读出感情。

2、学生朗读

3、 自己先根据注解翻译课文,了解大意。

三、课文分析:

寻“乐”:

1、 思考:东坡为何深夜起行?

(月色入户)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。

2、思考:他为何独寻张怀民?

(无与为乐者)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,都爱“以山水怡情悦性”,志同道合。

(介绍张怀民:1083年被贬黄州,初寓居承天寺,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,但心胸坦然,决不挂怀贬谪之事,公务之暇,以山水怡情悦性,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,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。)

3、思考:(1)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?

欣赏美景。

(2)什么景?

“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”

(用明喻、暗喻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。

4、思考:(1)看着这样的美景,东坡发了什么感慨?

设想:“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”

竹柏、月只是美景的象征。哪里没有美?只是缺少闲人罢了。

这句话暗写当时世俗醉心于功利的现实,也反映了他宦途失意的苦闷和随缘自适、宁静、心胸开阔、心无杂念的心境。

了解“乌台诗案”: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,无俸薪,故租50亩荒地经营。有诗曰:“不令寸土闲,饥寒未知免。”“去年东坡拾瓦砾,自种黄桑三百尺。今年刈草盖雪堂,日炙风吹面如墨。”又有“自笑平生为口忙”之句。

布置作业:

1、翻译

2、练习册

教学设计方案 篇6

教学目标:

1.能流畅地诵读课文

2.能分类整理积累文言词句

3.能用四字短语概括分析课文

4.能迁移阅读课外文言语段

教学重点:目标1.2

教学难点:目标3.4

教学方法:先学后教当堂训练

教学过程:

一、诵读课文

二、归类整理

1.学生自主勾画重要字词

2.运用归类法积累文言词句 A含义接近 B相同用法 C一词多义 D四字短语

3.练习《面对面》知识梳理

三、复习课文

1.用四字短语来概括段落大意

第一段:发现小潭

第二段:潭水清澈

第三段: 小潭源流

第四段: 小潭气氛

第五段:同游之人,跟随小生。

2.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?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?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?

3.1.2段中,哪些地方突出了水尤清冽的特点?

4.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?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?

5.作者游小石潭的心情由乐而悲,如何理解?

四、拓展练习

《面对面》练习

《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6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